民国时的上海有多繁华?
1928年,上海有4.5万余家企业,资本总额6037万元,其中民族资本的纺织业、面粉加工业和卷烟业就分别占企业数和资本额的47%、33%和51%; 到1930年,民族资本在上海的各种行业里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1930年的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了! 而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当时上海的外来人口已经比本地人口还要多了(因为不少移民是带着家眷的)
据统计1937年上海市共有户籍人口172万,而外籍人士却有25115人,超过户籍人口的1.5倍; 而且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都是人才——
比如1930年上海滩最大的五家百货公司中,四大百货公司的经理全是外国人,连黄浦滩上最大的公园“静安寺”也是由一个英国人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除了大都市的繁华外,上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一个思想自由交流的地方,这里几乎集纳了当时中国所有的进步思想和文化名人。
因此这一时期的上海又有“文艺复兴”之称,这个“文艺复兴”比起19世纪的“洋场”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