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什么风景?
1、 钟鼓楼 钟楼,是中国现存钟楼上形制最大、保存最新的一座。在唐代它所具有的计时、报警、报时功能,逐步为象征封建帝王君临天下、皇权至高无上的建筑物所代替。其作用是作为城市建筑的点景,在总体上起平衡视均衡作用。 鼓楼在古代主要用于报更,以击鼓来标示时间。其作用在于弥补钟楼单一音响的不足,达到音响与视景的和谐统一。 钟楼、鼓楼相距只有120米,隔街相望,互相映衬,是西安的标志。 2、大小雁塔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为解决存放经像和贝叶、梵文手写的经典,奏请朝廷建塔。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在慈恩院的西塔院内修建了砖塔,即大雁塔,因建塔时所募化之缘起由“大雁遗骸”而起,故名大雁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雁塔”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又在大雁塔建的附近又建了小塔,叫小雁塔。小雁塔位于朱雀门内广仁寺内,初为十层,经14次地动,如今为15层。与大雁塔东西相距两公里,二塔相映成趣、交相辉映,成为古都旅游景点的象征。 3、古城墙 西安城墙为砖石结构,底宽18米,顶宽15米,周长13.7公里,平均高度12米,建有城门18个。从1983年开始修复并辟为环城公园,游人可步行于城垣上。1991年9月辟通了南门,修筑了由南大街至环城公园的专用通道坡道,游人可出南门盘道上城墙,游览城门楼阁、箭楼和环城风景。为美化环境,丰富旅游资源,在护城河上筑起3座跨水吊桥,增添了几分古趣。绕城墙根的环城林带栽有梧桐等20万株树木,内侧和环城公园内栽培月季等花木260种。
4、唐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西安骊山脚下,是一座自然山水与文物胜迹融为一体的历史名园。它集"皇家苑囿"与"温泉疗养"及"园林景观"于一体,是唐代封建帝王避暑消闲的御用宫苑,周、秦、汉、隋、唐的离宫都在这里。唐玄宗曾诏高力士扩建华清宫,唐宪宗元和三、四年又予以扩建。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带杨贵妃来此避寒,直至第二年的清明节才返回京城。1936年12月12日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华清池。经过重修和扩建,1959年正式定名为"华清池",开辟为游览区。 华清池是唐代著名温泉宫苑。始建于周昭王时期,名汤泉。秦始皇时,秦之都雍城渐趋衰落,京城开始东移,骊山温泉成为活动场所。秦始皇以"汤泉"为基础,进行扩建修葺,建骊宫(亦名汤泉宫)。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以周、秦旧苑为基础再建扩建,并亲自带人开凿渠道,把骊山温泉引入新开的池中。汉元帝时,又对骊宫进行增修。隋文帝开皇三年(593年)在汉骊宫旧址上又重修大兴宫。隋大业八年(612年)再建,名温泉宫。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李世民幸临汤泉。为接待太宗,对旧宫大规模修葺,次年冬太宗再次驾临,御笔亲书"温泉宫"三字匾额。唐玄宗即位之初,曾三次幸临温泉宫,并命人扩建。天宝年间,又增修了飞霜、禁苑、御汤、沉香亭等建筑和园林景观。天宝六载(747年),又增造集庆殿,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因宫在禁苑,也称"禁御华清宫",骊山因宫而更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