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气最热几月?
北京的夏天,热得让人难以喘息。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1960年至2018年间,北京夏季(6至8月)平均高温日数达35.4天,仅次于重庆和福州,居全国第三;其中,1977年和1981年分别出现了39.8℃和高热的40℃,均为历史最高值。
对于北方城市来说,夏天的酷热多来自室外。以今年的“三伏”为例,从7月12日至8月20日,在华北地区,北京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28日的40℃,天津最高的温度则出现在8月10日的40.8℃。 但在南方不同,由于高温高湿的特点,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让人在室内也感到闷热至极。
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最受不了的是夏天的午后,那种湿热的感觉就像被一层厚厚的黏腻包裹,无论做什么都无精打采、了无生气。 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夏天天就变黑快了,而白天的加长正是由太阳直射点北移造成的。每年到了六七月,正午时分,太阳仿佛离地更近了,晃得人眼睛发花。
虽然每年都抱怨着“今年又是最热的一年!”可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了这炎热的夏日是怎样熬过来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需要“避暑”的夏天。
一般在七、八月,属于夏季。
北京的温度带为暖温带和中温带,属于典型的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北京冬无严寒(虽然冬季很冷,但最冷的“三九”一般也就-10~-5℃),夏无酷暑(夏季一般也就20~30℃左右,最高温度很少超过35℃,个别年份可能会连续几天达到或超过35℃),春、秋两季晴朗干燥,日丽风和。春季(3~5月)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少雨,常有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3、4月时常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天气比较阴冷;夏季(6~8月)基本无梅雨期,雨水比较集中在7、8两个月,通常伴随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下起来雨量较大,且往往出现冰雹等雹灾,出现暴雨时城市内涝情况严重。
北京冬季长而相对寒冷干燥,夏季短并且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比较短暂、晴朗干燥,日照充足,风速较大,风沙较多。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晴暖干燥且多风沙,最佳旅游时间在秋季。另外,北京的气温年际间、季际间及一日内变化幅度都较大,尤以冬、夏两季变化幅度最大,1月最冷,平均气温-4.7℃;7月最热,平均温度26℃,日间最高温度在35—3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