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龙吴路是哪个区?
龙吴路的区域归属发生过变化,早先属于南市区(原南京西路区),后划归徐汇区管辖。 1943年上 海市政府将原法租界南区的一部分划出,建立“新成区”,因位于原静安寺县的南部,故取名“南市区”,下辖37个街道。
当时的南市区相当繁华,拥有不少日月光华的街区,如静安寺、石门一路(石门二路街道在旧静安寺的范围内)、北京东路、凤阳路、铜仁路、西姚家弄等。 南市区地图 不过,今天的龙吴路不在那时“南市区”的范围之内——它位于黄浦区和徐汇区的交界处,西起华山路,东至中山南路(天目中路)。这条道路始建于民国初年,当时还叫“新镇路”,属新成区。
1945年底,国民党当局为庆祝成功发动“反共高潮”,决定在延安中路修建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把地处市中心的圣约翰大学与位于黄浦公园的上海总工会连接起来,并取名为中山中路。
为了修筑这条大道,市政府不惜血本:把毗邻的大观园、愚园路、番禺路、番禺大楼和附近居民全部迁走,甚至将建于1876年的西姚家弄也夷为平地。当然,这些居民得到的补偿不算太多,每人仅领到一套内装修齐备的新房屋作临时安身之所。 1946年初,中山中路全貌 与此同时,市政府又从国际社会上筹借了一笔贷款,用来建造这条大道的附属工程——“中山路高架桥”。
该高架桥东起凤阳路黄河路口,西至万航渡路镇宁路口,高踞于中山中路北侧,由五条车道和高架桥梁组成。当时,由于凤阳路、张园等地仍有部分旧式里弄,所以这一带被命名为“虹桥开发区”,以示与周边地区相区别。
随着城市的扩建以及交通建设的需要,1960年代中后期,有关部门对中山中路进行了两次拓宽改造。首先是从石门一路开始,将道路由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随后,又在原中山北路的基础上向北拓展,新建了北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