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都有哪些景点?
“天下第一名道”的发源地——中岳庙,又名承天门、受命寺等,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南麓。 中岳庙始建于秦朝,初名廷慰观,汉宣帝时扩建为太室祠,北魏时始称中岳庙。隋代重修后,大加拓展;北宋、金代又曾修葺;元代中岳庙毁于火,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建;明清两代曾多次修建。该庙坐北朝南,占地百余亩,由一殿、二门、四亭、五阁、七楼、十二斋宇组成,布局规整,建筑宏伟。 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逐次展开。南起第一进院有二门3座,依次为中、东、西城门。东城门为青石筑砌的厚壁三门;中、西两城门均为砖砌券拱单门;三门前东西两侧各有对称的石牌坊一座,坊上雕有精美的图案与碑文,是清代所建。第二进院落正中为大殿,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4间,前出月台并设石柱、踏跺。大殿正中供奉着三清神像和太室山神等主神,东侧供着天皇及北斗星君,西侧供着地皇及南斗星君。大殿前东西两侧的配殿各3间,分别为斋房和道士住房。第三进院落是庙内主体建筑所在之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山门、玉皇阁和后御殿。
后御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前出廊轩,东西两侧各有厢房5间,东西各有耳殿和钟楼、鼓楼,构成了一个四合院式的院落。第四进院落,有东西两个小院,东部的小院内东、西、北三面都是房屋,西部的小院内只有北屋3间,东西两面有房,均作道士起居或办公用房。此外还有东西道院、道官厅、道士坟等附属设施。在第三进院的东侧有一组古代建筑遗存,除石坊外,还包括正殿、东西厢房与山门等。此建筑群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整体风格统一而又各具特色,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中岳庙周围,还保留有许多明代时期的石刻造像。其中尤以“七十二峰朝玉顶,二十四涧水流归堰口”之称的玉泉井最为著名。这口古井建于唐代,井水清澈见底且四季不涸,被誉为中岳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