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复兴大桥在哪?
1、从“三墩”开始 (图) 三墩广场上,南复路高架桥的桥柱高高挺立着。 三墩镇是杭州西部的一个乡镇,地处西湖与西溪湿地之间。在地图上看,这个镇的形状就像一只趴在西湖边的乌龟——北边狭小而紧挨西湖,其余三边则向外拓展延伸。 三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境内有座古塔——雷峰塔的前身永福寺塔。此外还有座古桥——被誉为“江南桥乡”的拱宸桥。 然而最近这里又因一座大桥而声名远播——就是这座位于三墩镇中心地带的南北向高架。
2013年9月2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杭州中河—武林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竣工通车。 中河—武林段航道全长5.6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新建桥梁4座,改建桥梁5座,新建隧道1座。 作为该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三墩段的桥墩施工一直备受关注。施工方介绍,该段有475根桥梁桩基和7联箱涵。由于河道狭窄,场地局限,所有施工便道只能盘山而建,进出物资、机械全靠两条“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河底土质松软,为加固地基,防止沉降,施工人员采用了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的方式。
2、从“复兴二桥”到“复兴三桥” 北京西路-西牌楼巷-人民路-光复路-新闸路-万航渡后路的“复兴二桥” 杭州的“复兴二桥”并非现如今的复兴大桥,而是曾经的老复兴二桥。老复兴二桥曾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沉管法施工的现代化大桥之一。 现在看到的复兴大桥是2004年的重建工程。2003年初,旧复兴二桥被拆除,同年5月开始奠基重建,2004年底完工。 旧复兴二桥于1907年建成,其桥面最初为石块预制板铺成,两侧有人行道,并设石栏杆。1912年前后,因为火车通到城北,这里成为火车与运河之间的重要通道,复兴二桥的通行量陡然上升。据记载,每日车流量高达2万辆次,两侧的人行道上还出现了小商贩的摊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张,复兴二桥的通行量继续呈上升趋势,每天的车流量已近5万辆次,而且以载货汽车为主。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新的工艺和技术,以提高效率。比如,为了避免施工对运河造成堵塞,保证运河正常通航,在沉管安装时,将运河南北两侧河床各开挖深约1.5米,形成两个独立的施工流水空间;并且通过在河底设置纵向结构隔栅,将淤泥集中排放到两岸,再利用岸上管道系统抽排至岸边填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名为复兴二桥,但该桥的建设实际上跨越了两个世纪,历时百年(1907年至2004年)才得以完成。因而也有人将它称为“复兴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