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在哪?
“静安”这个名称,是于1958年由北京中央办公厅和公安部同意命名的,寓意“永恒平安”;而此前,这一带曾是江苏北部与山东接界的海涂地区,称“静安寺”则始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取“永世平安”之意。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上海的老城厢了。
在上海方言中,“城”读作“chōng ”,而不读“cheng" ,如“城隍庙”读“chōng huáng mì ”、“弄堂”读“chōng táng”。这其实是因为上海在明清时期有两个县衙,分别位于今天的光复路和复兴东路的交点附近,因此这里被俗称为“双池”或“双桥”,“双”字读音为“chāo”。再往前的宋元时期,老城厢的东北隅有个镇宁寺,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沼泽荒地,所以也称“镇宁浜”。
到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此筑城,因周围多水,又称为“白水冲城”。随着城区不断扩大,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形成了“水浸全城”的格局,于是有了“水乡”之称。 当然,这些地名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