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有哪些景点?
流坑的祠堂 流坑的建筑物以建筑群落的形式进行布局,村前有一座石桥,桥南有村门和家庙、文昌阁等古建筑;进入该村,沿中街往北走,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民居。这些民居或坐北向南,或横斜相列;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这些明清时期的徽式建筑,大多为三进两厅三天井结构,中间是厅堂,两侧分别是东西厢房和后花园,厅堂前面有天井与左右两厢房连接,各幢之间都有过道相通,整个布局既紧凑又疏朗,浑然天成。在这些建筑群中,最著名的要数“八大家”中的四座大宅院了:罗氏大宗祠、明经第·、敦仁堂和清经第。其中又以罗氏大宗祠最具特色,它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构造精巧。该祠为砖木结构,上下五进,中间以天井相隔,两侧各有廊道。在第一进正中有一照墙,上书“敦本堂”三个大字,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书的墨迹,非常珍贵。照墙背后是祭祀祖先的正堂,这里香火极盛,每逢节庆日,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宗祠 走进村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牌楼,这就是“九厅十八井”的罗氏大宗祠——惇本堂,也是流坑村的标志之一。这座建筑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重建并扩建,万历四十一年(1613)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到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方才建成,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大宗祠内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主要是祭祀场所,即祭祖公祖婆的神龛以及供奉先贤圣哲的牌位之所在;后半部分则是族人议事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还保留了一个明代的木刻楹联,上联为“道统脉传昭世史”,下联为“儒林泽被炳辰图”,这幅对联赞颂了孔孟之道对后世的影响,也表达了先祖对于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之情。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流坑人不仅重视学习儒家经典、尊崇孔孟思想,更把这种精神作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在宗祠旁边还有一座“六序堂”,这是明经第的一部分,是流坑村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据说是当地富绅罗钦顺捐资兴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竣工落成。
书院 除了宗祠之外,流坑里还有很多书院,最有名的莫过于“五经馆”。这是一栋由多间房屋组成的青砖瓦房,位于后街中段西侧,是一座私人创办的学校,创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很简单——“不取厚利,惟求普及”,也就是不收学费,只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而已。因为不收学生学费,所以学校只能收取一定的学杂费来维持日常开销,因此这所学校虽然办得很成功,但在当时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所以也就没有成为官办的书院。不过,这所私塾所培养的人才却很多,仅清代和民国时期就出了20多位进士和举人。如今,五经馆内陈列着历代遗留下来的各种文物和文献资料共计400余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
其他古迹 除上述景点外,这里还有不少值得观赏的地方:如建于元末明初的灵真观,因祀奉道教著名人物钟离权而得名;建于明正统年间的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里面保存有不少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壁画等等。在村西北方向约半公里处,还有一个叫作“仙人洞”的自然景观。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樵夫在山中砍柴时突然遇到了一位神仙,两人交谈甚欢,于是这位樵夫就决定留在山上修道了。后来人们便在仙人居住的山洞旁修筑了一座庙宇用来祭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