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有什么景点?
西安、莫高窟、嘉峪关、吐鲁番、天山天池、喀纳斯、乌鲁木齐、喀什。 1、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西陲古国——甘肃省的敦煌。它由南向北,绵延达一千六百多米,上下排列着七百多座石窟和洞窟内的彩塑壁画。 它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另外两大为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库。
2005年,敦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7月又成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组成部分。 莫高窟于公元366年首创,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有一位叫乐尊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见鸣沙山上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个草庵,叫做“莫高寺”,这便是莫高窟的前身。以后陆续有许多僧人到此开凿洞窟,进行雕塑和绘画。到唐代时已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出现了著名的“盛唐艺术高峰”。至元朝时,由于战事频繁,莫高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明清以来又屡遭回部和蒙古人的劫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敦煌艺术遭到惨重的摧残,许多珍贵文物被付之一炬或流失海外,所幸的是尚有45000余尊塑像和45000平方米壁画保存下来。现在已对外开放了195个洞窟。这些洞窟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有的像寺院殿堂,有的似楼阁亭轩,造型美观独特。 每个洞窟中除主佛外,还有众多菩萨、天王、力士,以及供养人画像等,神态各异地分布在殿、阁、楼、廊之间,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洞窟中遍布壁画和彩塑,尤以敦煌壁画著名于世。这些壁画绘于崖面、洞顶和洞壁之上。在面积巨大的崖面上,有画过的痕迹就达十几层之多!其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九层楼中的第259窟和第45窟的两幅大型壁画《五台山图》及《张骞出使西域图》(后者又称《长安图》)。前者纵78米,横45米,从五台山起一直画出大漠戈壁,不仅描绘了山川河流、森林寺庙、村落驿站和城市街道,而且绘制有飞禽走兽和各种装饰图案,布局严谨、条理清楚,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壁画之一。后者则形象地再现了汉代使者张骞通西域的真实场景,图中人物形态逼真,表情刻画细腻传神;马匹也形态生动自然。整幅画面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第17窟的壁画《萨满教的神灵》是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萨满教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由内城、外城、城墙、敌台、堡墩、罗城、闸门、闸房等一系列建筑组成的大型关隘。 外城距内城北7.2公里处,东、北面分别筑有罗城,东北角还筑有垂花门一座。外城的东南隅有一砖塔一座。整个城堡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据史载,当时的城墙用土筑成后,又用水泥涂抹,墙厚7米多,宽约2米。城墙顶部宽约5米,高约10米;内侧墙脚部分呈梯形基座,以利稳固。城内中心位置有一座高大的鼓楼与内城东门相距百米相望,楼内原悬挂着大钟一口,故有“雄关震远”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誉。
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条必经之路和中国长城的一部分,嘉峪关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139年和前115年,西汉王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这条被后人称为“西北丝道”的商路,就是现在的丝绸之路。而嘉峪关正处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从此,络绎不绝的人员、商品在这里集散,繁华兴盛。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中原战乱不息,嘉峪关遂日渐冷落,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直到明朝才重新修建并扩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3、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以上,比中东地区的亚斯岛、卡曼特岛和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赫马耶都高了十多度。 在吐鲁番,不但天气炎热,而且气候干燥。这里一年中至少有三百四十五天是酷热的夏天,几乎没有任何季节可言。因此,人们不得不经常使用空调器来降温除湿。所以,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顺口溜:“火洲热辣辣,烤熟葡萄瓜。”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却能生长出一种奇异的水果——“无花果”。 无花果之所以能够生长在如此炎热干旱的环境下,是因为它的叶子特别厚,可以挡住阳光直射地面,防止水分蒸发;并且它还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呢! 无花果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尤其富含糖类和蛋白质,是一种营养极高的热带水果。
4、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是一片水泽茂密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25公里,面积44.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202米以上,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暴雨,汇入禾木河,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每年十月中旬,湖畔树木的叶片渐为金黄浓艳,倒映在澄澈的湖水中,宛如一颗镶嵌在北国的绿宝石般耀眼夺目。 喀纳斯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