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怎么走?
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山景区洪庆镇西安市外事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位于陕西省会城市西安,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陕西省唯一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潘迎春女士担任学校顾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黄茂盛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及高等学校机制创新优势学科(商科)平台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定华教授,二级教授、陕西省政协常委、无党派代表人士、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俊林教授等是学校的特聘专家。学校始建于1992年,2005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05年、2008、2013先后三届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是陕西省“平安校园”、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地处古城西安南郊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下,两期工程占地面积1300余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12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40万元;馆藏图书126万册,电子资源容量68TB。2010年在泾河新城征地2100余亩,兴建新校区。学校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4万余人,下设6个二级学院,40个本专科专业,涉及文、经、管、工、法、医、艺、教育等8个学科,初步形成了以文、经、管、工为主,理、法、医、艺、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20余人,专任教师中89%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1%,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86人,双师型教师186人。学校实行校、院、系、教研室四级管理,建立了学院、系、教研室三个教学和学术研究管理层次,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教研活动制度和教师教学工作评议制度,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学校大力实施创新战略,先后制定了“六制”、“五能”、“四优”机制,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动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以人事制度创新优化人事管理,以“书院——学院”协同培养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推进了“管理创新”体系的形成,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在全国首创的“荣誉学士学位制度”被全国众多高校推广,已列入陕西省高校教学改革成果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0年学校作为陕西省唯一高校被中央党校选为“学习型社会中干部继续教育模式”案例调研对象,并在中央党校内部资料《党校论坛》、《调研与决策》发表,作为典型在全国案例分析。2013年学校成为“全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协作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成员”。
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工学结合、订单教学或定向教学、岗位教学等途径,建立校企(院)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陕西省水利厅、省外经贸厅、省交通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司法厅等主管厅局建立了“厅校战略合作关系”;与陕西省建工集团、中铁一局、陕西电信集团、省移动、省联通公司、东岭集团、陕西延长石油石化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新加坡凯利集团、日本西铁城、华晨宝马、西安爱丽斯医疗美容医院、省人民医院、陕西广电网络、西旅集团及美国美中教育交流中心、日本JBS株式会社、新加坡精信集团、香港亚洲会计师公会等600余家国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的教学、就业、科研及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先后建设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2个培育项目)。2013年学校作为陕西省唯一高校被列入“全国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