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十几朝古都?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这是最概括性的说法,周、秦、汉、唐四朝是建都西安的最著名王朝,而从史载来看,在西安建国或建都的朝代和政权更多。
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
周朝有歧山周原作为陪都,其正式都城在镐京,镐京就在今西安长安区,距西安市区十多公里,因此周朝的都城可以看做是西安。秦国建都咸阳,咸阳在西安渭河北岸,后来秦朝仍以咸阳为都,西安在此时期不是国都,而是以咸阳为“京畿”的关中的一部分。刘邦称帝以栎阳为都城,栎阳在今陕西泾阳,同样位于京畿区内,和咸阳及镐京距离不远。后来刘邦修葺秦朝皇宫,改秦宫为兴乐宫,作为行宫,而以秦朝章台作为常居寝宫,后秦朝章台遭水灾,新造长乐宫作为常居宫殿,长乐宫与兴乐宫隔殿而居,两宫之间称长安街,以长乐宫门为长安门,后来西汉定此宫区为未央城,以未央宫正门为长安门,长安由此成为地名,并作为都城之名沿用千年。
未央城后来扩建而成广陵城,再经过三次扩建成为汉长安城。东汉末年,汉献帝被董卓劫持至长安,都城仍为长安。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仍以长安为都。东汉末年军阀战乱,长安先后成为李傕、郭汜、张鲁、马超、韩遂、曹操、刘备等人的占据地。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分别以长安、汉中郡为根本,后被魏国尽占。魏、晋、南北朝时,长安先后成为汉赵、前秦、后秦、西夏、成吉思汗政权的首都或者西汉都城。
隋、唐、五代后梁及十国中的荆南同样以长安为西都,唐朝仍定都长安。公元九世纪中叶唐都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城市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是当时罗马城的七倍。隋唐长安城在历经各代破坏和重建后,被改建成新城,即今之西安城,仍为各代京畿地区首府。北宋时,北宋与西夏先后称今陕西为“京兆”、“京兆郡”,并以此作为西边军政中心,元朝时陕西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明朝改陕西行省为陕西布政使司,改京兆为西安,正式定西安为名。自此西安正式成为西北地区首府,成为陕西的省府,仍为中原地区西边军政中心和国家重要城市。
所以综合来看,前后有西周、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蜀汉以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大齐、大汉、大秦、大西、国民党政府西京在内的10朝13个政权在此建都,西安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