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哪些风俗?
吃冰粉 吃冷饮消暑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度夏习惯,但是与现代人喝冰激凌或冰镇饮料等相比,老重庆人在夏天吃的是冰粉。老重庆人吃冰粉大多选用当地产的豌豆,然后将豌豆捣碎煮烂,再将蚕沙、明矾掺和过滤而成糊状的液体放在石缸或木桶内冷冻形成冰块。再将冰块切割成小方块,加入红糖水、芝麻、花生、瓜子、淀粉、桔子片等调料制成。冰粉冷香甜脆,令人食犹未尽,是老重庆人夏日里消暑的首选。
做水酒 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暖、春早、夏长、伏旱、夜雨多、空气潮湿,盛夏时节气温较高,易使中气呆滞,易生痰、热、湿邪。因此,重庆人长期在夏季有做凉酒、水酒、冰酒等的习俗。制作的方法一般用糯米做米酒,然后将酒曲、大米、糖等原料放入木制的酒海中,将酒海浸泡在清洌井水的水缸或池塘中24小时,冷饮的甜酒就制成。
打凉堂 重庆夏天炎热,当地人们有“凉汤打脑壳”的习惯。就是人们在晚饭后休息之前,用木制的凉筒(即扁担中间系一木桶)从水井中打一桶凉水,然后用勺舀水,用水瓢或者簸壳舀满水,往头上浇,以求迅速降温消汗。人们从头到脚浇个透心凉,不仅降温而且能消除一天的疲惫和劳乏。老重庆人还有洗凉水澡的习俗,尤其是当地的男性大多都喜欢在刚挑回来的井水中打凉堂。
夏夜乘凉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介绍,老重庆人度夏除了吃冷饮、做水酒等方法外,还有夏夜乘凉。特别是那些家贫的人,夏天热得受不了,干脆就在屋外打瞌睡。老重庆的上层人乘凉更有特色,比如晚时在花园里放一张藤椅,上面搭一块湿毛巾,然后躺在藤椅上边喝茶,边摇蒲扇,边听侍从读报,“有这种闲功夫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凉风井 重庆属中国冬暖、春早、夏长、伏旱、夜雨多、潮湿的内陆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 18℃( 城区26~ 30℃),年降水量大于94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0%,海拔450米以下地区几乎年年伏旱。因此,重庆及重庆人有独特的井文化传统。除了用于汲水,还有凉风井、避暑洞。在江边及平坝地区的平房或吊脚楼里,开有气窗,正屋或楼面下有深井,凉风由此井口(也开有气窗)通过屋内空心墙进入室内,形成室内通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江边戏水 重庆人有在江边洗衣、洗澡、消遣、纳凉的习俗。过去老重庆人居住在城内,每到夏季就喜欢到南纪门、储奇门、太平门、临江门的嘉陵江、长江边乘凉消暑,这里不仅修建有一些茶馆、酒馆和戏台,而且还有竹筏、木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人们或卧或坐,说说话、唱唱歌,十分惬意地在江中消夏。
防空洞 借助防空洞避暑,应该是重庆独有的。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老重庆人喜欢将家安置在离嘉陵江较近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日本飞机经常轰炸的地方,所以这里修建了大量防空洞。解放后,政府对洞体作了修建,安装了水电等基本设备,后来成为解决当地夏天难耐酷暑的避暑场所,每到酷热难耐时,当地人们就在防空洞内打牌、跳舞、看电视、开茶馆等乘凉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