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鼓楼在哪?

萧嘉宏萧嘉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鼓楼是明代建筑,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为报晓击鼓所建规模最大的钟楼,与西安的钟楼东西相向,同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和西安重要景点。

整个建筑造型宏伟壮观,具有典型的中国明清建筑艺术风格。它与钟楼相映成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群。

楼高33.4米,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建在高约15米的砖台上。砖台之下有高约8米的基座,南北东西各有高20米,宽9米的券洞,上下贯通,与市区街道相连。

楼上前后檐耸立4根巨木,粗大过人,直贯三檐,上有16根抱柱,支承层叠重檐。下层有券门相通,南北向,东西券洞仅存一方,以示原样。

三重檐由下而上,屋脊缩短,层层迭收,出檐亦逐层减少,翼角高啄上翘更为突出,更增加玲珑轻快的美感。

楼身为木结构,通体施以彩绘,华丽典雅。楼下四周有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市容景色尽收眼底。楼上是四重屋檐,四角攒尖式的木建筑,由147根木柱承负,柱子顺墙的叫檐柱,林立在楼中间的叫金柱。

底层南北两面,各当正中部位的,叫中柱。二楼以上,每层木柱比下层木柱依次减少24根。每层木柱,都有四根木刻龙头伸出墙外,龙头口衔铁环,用以系揽风雨所摧的木板或垂花木。在24根檐柱以外,顺墙又接立20根檐柱,以承重墙,每层屋檐都由24根顺檩,上承载椽,飞挑翼角。各层木窗外面都用木雕花棂隔扇封闭,使楼内免除日晒雨打,起到保护内部陈设的作用。一层正楼南北各为三门,东西两面各一门。

二层正楼四面皆有门,但东西两面的楼门不能出入。三楼除南楼门外,东、西、北三面楼门,都各向正中辟小门出入。各楼门上有枋额,门下有门簪,窗棂有栏板,板上有彩绘,构脊有吻兽。全楼四檐角下悬挂4只铜铃,随风摇动,清脆悦耳。屋顶覆盖彩色琉璃瓦。

楼上原悬明代重3000斤“文臣图”巨匾,文革中被毁。现悬挂的新匾由当代书法家赵宝华所书,笔势遒劲沉着,古朴厚重。楼上现陈列着12门明代铜制10响大炮,每门均重7500斤。炮长390厘米,口径9.5厘米,射程为2500米。楼东南设有明清西安城池模型,展示明清时钟、鼓楼在城池中的位置。

楼基座南北长52.6米,东西宽25.5米,高8米,四周有回廊围绕,游人可凭栏远眺市容。楼身为三檐三层、四角攒尖式建筑,由147根木柱承负。

各层施木隔扇、木板门,楼下四周为回廊式环廊围绕,可凭栏远眺。环廊下有砖砌券门贯通东西。楼高26.33米,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

楼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四周围廊,三檐四角攒尖样式;中层四面出廊,攒边平顶样式;下层有高15米的砖台,台上有回廊,四角各建一明柱,四周木围栏,内以方柱回护。台下,以明柱和隔墙支承,形成四面排券门洞,通高7米,北券与解放路相连,南、东两券相通。台下空间可容千余人。

每层屋檐,四角翘起,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用黄背筒瓦覆盖,两端镶以龙吻。楼南面墙上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陕西巡道御史徐标书“声闻于天”4字,楼北面墙上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部左侍郎王宗虞书“与日月同道”4字。楼北面下层墙下嵌有万历二十三年建楼记事石碑。

楼建在用青砖砌成的长方形台基上,台基由三层条石束腰,条石上镶嵌着10块镌有龙、凤、人物及各种花鸟图案的石雕壁画。鼓楼上的大鼓过去是为全城报更所用,一日击四次鼓,从黄昏酉时开始,晚上子、寅、卯时,再打(古人计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辰为1天,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现在2小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