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区哪里好耍?
一、西安钟楼、鼓楼
西安钟楼和鼓楼位于市中心,是中国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在西安有两座名塔,鼓楼北面的钟楼和南北南北东西十字大街中心的雁塔。两座钟楼相隔240米,东西两侧各有245米通道,东西方都相通大街和东西南北大街,西安钟楼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修建的,比鼓楼晚上五十一年。这两座古建是唐代牡丹风格的优良建筑。
西安钟鼓楼,位于西安市更中央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钟楼建成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在明朝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是繁华的商业区,是长安城的中心。钟鼓楼的四周是一座方形的建筑体,东西南北四面有门。
门楼建筑宏伟,檐角高耸,造型古朴典雅。四门上都刻有精美的砖塑。东门的门额上刻着“东瞻骊陇“,西门的门额上刻着“西望长安“,南门的门额上刻着“南眺伏羲“,北门的门额上刻着“北望京华“。钟鼓楼建于明代。楼上有一口大钟,钟声宏大悠扬,全城都能听到,所以叫钟楼。和这个钟楼相对应的是鼓楼。鼓楼上曾经有一口大鼓,每天凌晨打鼓,傍晚鸣钟。鼓声洪亮,传遍全区。
据说钟鼓楼和钟,鼓楼的大鼓都是工匠雷字建造的,相传雷字是铁匠。雷字,工匠,用铁锤敲击大钟时,钟声响彻全城,声音洪亮,声音响亮。
二、碑林
碑林在城内西门内路南。它是为了保存著名的古代书法碑石刻的石碑而建。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唐京师碑林之址建立的,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陈列着由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现存碑石 碑林,共有600余通。这里记载了古代历代的许多书法艺术珍品,也是汉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自成一派。我国碑石书法艺术,从远古时代的甲骨文起,到秦汉时期,到魏晋至盛唐,从历代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书法家名人代不乏人。他们留下了许多名碑神品,被传为佳话,这些名人名作,被后世书法家所敬仰。
西安碑林,就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珍品的宝库,书法名碑荟萃之地。在碑林中保存着汉隶碑石,汉魏碑石和唐碑。其中以唐代碑刻品最多,而且都是古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如《石台孝经》是唐玄宗撰写的,褚遂良书写的。碑文共1000多字,书法整齐秀丽。又如《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所书。此碑书法朴拙浑劲,端庄凝重。碑林藏的书法名品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这两块碑石书法笔力浑厚,结构严紧,是宋代黄庭坚、蔡京、米芾、赵孟頫等著名书法家的临书范本。
三、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和平门外雁塔路南端仁慈寺内,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中的杰作,是佛塔中的代表是佛教圣地。在唐朝显庆元年,高宗李治崇尚佛教,于长安永徽三年命令酆仁干禄在西京长安(西安)修建了大雁塔,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创造了汉语字典和书写形式——楷书(汉语拼音),成为汉字走向规范的第一步,后来常见的汉字,大多来源于玄类的佛经。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唐太宗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述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由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氏父子授意,建1000多人经近五年才建成的,塔通高64。43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建在砖台上。下有地宫。外形呈方幢状,平面呈正方形。
第一层正方形,南北8。7米,东西各9。9米。四面凿窑5个,南北设甬道门。第二层楼上有屋盖、平座、斗栱、栏额、天花。塔檐四角悬挂铜铃,每个角上悬有金铃。塔檐四角悬挂铜铃,每个角上悬有风铃。塔刹上置一铜宝瓶,以铁索系挂,随风作响,清脆悦耳,故俗称大雁塔“蛤蟆塔“。塔层门门楣上施斗八铺作补间铺作和斗拱,上施七铺作和重拱和单抄单昂五铺作出昂跳头,塔身门道门楣上设平座、斗拱、阑额,内作莲花天花。塔壁上砖雕斗拱、植物图案纹样。底层南门洞额书“慈恩塔”,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手迹。门额“大雁塔”,门两侧有砖镌《唐曲江记通刊碑》,记述大雁塔的历史。大雁塔底层东南角有一门通塔身处,可绕塔心攀登到大雁塔顶,环栏眺望,遥对巍峨的青山。大雁塔四周绿树成荫,花草茂密,是著名的古代旅游胜地。
游览名胜古迹。游人在这里既可游塔下,又可登高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