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哪里还有什么?
谢邀 作为在杭读书、工作、生活的外地人,答主对于这座城市有着复杂的情感。 杭州的“好”是公认的,比如气候湿润、风景宜人;交通发达,生活便利;重视教育,文化气息浓烈......但杭州的“慢”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堵车、晚高峰期地铁挤到窒息、办事效率低.....
随着今年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和G20峰会的举行,杭州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方面,杭州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科技与经济力量;另一方面,这座城市的短板也暴露无遗:交通拥挤、治安隐患、环境压力…… 于是有人批评杭州“只关心面子,不关心里子”。其实,我倒觉得杭州的问题在于“里子没做好,面子不够硬”。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杭州该有的硬件设施都有,只是软件建设明显不足。这种软伤的根源又在于城市发展思路上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说自己关于城市建设的观点。我认为城市建设应该坚持“内外兼修”的原则——既要有光鲜亮丽的“面子”,又要扎实可靠的“里子”。 可能有的城市面子不够光鲜亮丽,但这样的城市一般“里子”很充实;而有些城市“面子”很华丽,但里面可能千疮百孔。
个人认为,一座城市的“气质”取决于它的“里子”——一个城市有没有实力雄厚的实体经济作支撑,有没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作后盾,这些才是决定一座城市气质的关键因素。 而杭州当前最缺的就是这一点——“内无厚土”。
杭州在互联网行业虽然领跑全国,但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方面却存在明显短板。G20峰会期间媒体曝光的杭州“纸醉金迷”“夜店成行”固然令人尴尬,但事实上杭州的实体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并不强。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44家,比上年减少3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89亿元,比上年下降6%;利润569亿元,下降14%。其中,有500多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有70多家企业亏损,较去年增加37家(亏损面达24.7%),其中有不少是工业骨干企业。
还有媒体报道称,杭州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部分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贷款贵,有银行贷款利率高至12%以上,甚至接近民间借贷利率水平。 我并不是说互联网+的行业就不需要实体经济做基础,而是想说互联网行业的高歌猛进不能以牺牲其他产业为代价。杭州目前的确切状况就是,互联网产业发展不错,但其他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相对较弱。这种“一树独放”的状况并不能让这座城市达到“百花齐放”的良好状态。
所以,我想说,杭州,加油!希望你“里子”会慢慢长大,有一天能够真正“硬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