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秋节吃什么?

别安宁别安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八月十五月儿圆,老爷奶奶快添馅……” 这是以前广州人过中秋的童谣,足见广州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 作为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中秋,广州人有“拜月娘”的习俗。(和深圳一样) 旧时,广州有“男不圆月,女拜月”的说法,中秋夜,家家户户都摆出月饼、柿子、石榴、毛豆等供品,供奉月神。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聊家常,好不热闹!

而广州人吃的月饼,除了传统的四仁、五仁外,现在流行的是冰皮月饼、流心月饼。 饼食之外,还有应节的食物——田螺。 据说,广州人吃田螺不是出于口味的原因,而是取其“尾利”,因为“利”和“鲤”谐音,有鲤鱼跳龙门之意。 广州有“冬节做腊肠”的传统,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都会晒制腊味。其中以腊肠最为普遍,有菜干、花生、腊肉等材料制成的香肠,也有猪肉、肥膘肉制作的纯瘦肉肠。

在吃法上,最讲究的就是咸蛋黄莲蓉香肠煲仔饭了。 广式点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凤梨酥、虾饺、烧麦、核桃包、肠粉……甜而不腻,鲜香可口。 当然,还有一些“奇怪”的美食,比如苦瓜炒蛋、冬瓜糖、醋溜土豆丝。 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吃这些苦哈哈的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海鲜、牛羊肉等更为“高级”的食品。

连海婷连海婷优质答主

广州人过中秋节,吃月饼和蟹,自然必不可少。广州人爱吃的月饼,多为本地出产的,其中以蛋黄莲蓉月饼为尊。月饼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已成为广州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佳品。而在吃的花样上,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更有过人之处。中秋节在吃上,广州人就有不少特色的菜式。

在这一天,广州人家中多有炒田螺的习惯。每到中秋,一些大排档、田间地头,都是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炒田螺的大排场。此时正是田螺空肚的时候,吃起来不仅没有泥腥味,而且营养丰富。

炒田螺的方法有好几种,有的用蒜蓉或生姜等配料。但是“地道”的广州人,却喜欢用葱和油作为配料,炒至干水,连葱都香透了,吃起来特别过瘾。吃炒田螺最好用当地特产五指班牙,这样才显气派,也是风味独特。

此时正是蟹肥之时,广州人中秋节也少不了吃蟹。其中,广州人最爱吃的有白油蟹、肉蟹、红奄、三点蟹等等,做法多为清蒸,或者是水浸。

除了吃螺和蟹之外,芋头也是广州中秋餐桌上的常客。芋头有肉质细洁、软糯香甜之特色。而芋头的做法也是以蒸为佳。

因为农历八月正是芋头的收成期,广州话中“芋头”与“加力”(即好运、顺利)谐音,所以人们买回芋头供在祖先牌位前“迎神”,并分给孩子们吃了祈求好运、顺利。

据称,这一习俗,源自于宋朝,流传至今。中秋吃芋头,也称为“食螺芋”、“食番薯”,它同浸酒蟹一样,也是广州人传统的中秋美食。

此外,一些地方特色的美食在广州也广为流传,被当做中秋的佳肴。其中最著名的有“马蹄糕”、“西施粥”等。“马蹄糕”又称“荸荠糕”,是用马蹄粉制成,其色泽洁白、透明,软、滑、韧而爽口。

而西施粥,相传是为纪念越王勾践的夫人西施而得名。其用料有猪展肉、鲜百合、鲜莲子和西米等,煮法讲究,制作精细。广州大排档的“马蹄糕”和“西施粥”价格并不高。在物价已很“高攀”的广州,算得上物美价廉,其味道也是香甜可口、齿颊生津,很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是合家欢聚的良伴佳品。

在中秋期间,以吃为主题的活动在广州比比皆是。在广州番禺石碁镇,就有一个“西施文化节”,不仅有西施女选美,更有各种美食的“斗宝”,中秋吃文化在广州“精彩纷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