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分几段?
京杭大运河中国运河之一,与隋炀帝有关 《运河边的小镇》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纯文学作品,该小说以京杭运河为叙事线索,对运河两岸的古镇风情、民间习俗和人生百态进行了生动描摹。 “在西方,一条河往往能够造就一座城市;在中国,却往往因为有一座城,所以有一条河。”这是冯骥才在该书序言中的一句话。这句话颇能代表中国人对待河流的态度——把河流当做城市存在的依据或象征。
事实上,不仅中国的城市是以河而定址,而且中国的一些地名也反映了“因河而名”的特点。比如,苏州有上塘路和下塘路、成都北有上沙河和高升桥、西安北有龙首池和龙首北路……这些道路或街名的末尾的字往往是“河”或是与“河”有关的字。这显然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古代都是河道之侧或是河道之南之地。
不过,上述地名中的古河流大多已经湮没或者改道,只是遗留下了古代的地名。然而杭州却有众多现代河流与古代的运河同名,并且这些河(古运河)还基本保持着原来的走向。这就是流经杭州的京杭运河。 据记载,京杭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后屡经扩建。北宋时,运河一度淤塞,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为了运输的需要,运河再次疏浚,并筑堤防水。元代设江南江西等处行省之后,为了运粮和漕运军需,除扩大旧运河规模外,还在杭州附近开凿新河,称海宁塘,并在钱塘江下游建坝蓄水,以便水运。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杭州东北郊筑墩埠闸,控制运河水位。清雍正五年至十三年(公元1727—1735年),两次疏浚运河。此后,运河逐渐荒废,成为排水河道。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京杭运河仍遭弃用,成为污水河道。
1960年至1980年,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对京杭运河进行整治和拓宽,并陆续在运河之上修建了4座水库和一批灌渠,大大改善了周围的环境和水土保持状况。现在经过改造后的京杭运河已经成为一条南北向的水利骨干通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