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动物园在成都几环?
“五块石”,这个地名有意思,怎么来的? 原来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这里本来是个沼泽地,由于水草丰茂、禽兽众多,当地民众经常到这里来捡可以食用的菌类以及捞鱼捞虾,所以叫做“五块湿地”或“五块池”。 因为“池”与“石”谐音,又因为这里石头多,所以慢慢叫成了“五块石”。 而今天的老百姓口中的动物乐园,其实原本指的就是“五块石公园”,只是现在公园的名字改为了成华大道。 关于成都动物园的前身——五块石公园的起源,坊间还有一个故事流传:
清乾隆年间的成都知府董诰,喜欢养宠物,而在他任职期间,最出名的宠物是一个老虎。据载这老虎是云南进贡到清王朝的“云豹”,取名为“花君”。
后来,董诰觉得光养一只虎不过瘾,就在衙门的空地上建了一个“虎圈”,专门饲养老虎。而虎圈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旁边。 但董诰的老虎最后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圈养”价值——由于缺少食物,最终虎饿死了。不过,死虎余威仍在,民间流传“董府虎,吃人矣!” 为了让民众相信,确实有这么一只猛虎存在,董诰还让人用木板制作了一只假的猛兽利齿,放在虎圈的门口作为装饰。
到了清末民国初年,“虎圈”被改为“动物园”,并且饲养的动物除了老虎外,还有狮子、大象等。而当时进入“动物园”看这些珍奇动物的门票只要两个铜板。 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这座动物园也历经沧桑。
成都解放后,政府接手了这座“动物园”,对它进行了改造,建立了围栏,并引进了更多的动物,如东北虎、金丝猴等等。 直到今天,这座“老动物园”依然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动物物种。而且因为地处市中心,交通方便,又是免费的公益性质场所,每年游客多达几百万人次,是成都人气最旺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