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什么叫广州?
古广信,今广州,古称“楚庭”、“梁都”、“越城”—— 秦末,南越国创建者赵佗自立为帝,定都于“番禺”(今广州);汉代,汉武帝派军平定南越国,设交趾刺史部,治所在“番禺”;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合浦郡属交州刺史管辖,治所设在“番禺”。 “番禺”之名见于汉书,意为“船到番禺”,以指代的方法来书写当地语言,是一种翻译策略——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十月,交趾太守士燮遣使献珠玑、玳瑁、檀香等方物并请求封爵。同月刘璋派张昭出使,拜士燮为左将军,封襄平侯。次年正月,刘备为汉中王又命昭赍印绶前往拜授。从这条记载来看,蜀汉时期南方的东越族部落联盟首脑仍被称为“夷狄”或“蛮夷”之王。
东吴末年,广州出现了土著民族扶绥羌(一说是僚人)建立的政权。孙吴景帝永安八年(公元265年)九月,征北大将军文钦在与蜀汉战争时袭击并俘获了扶绥羌,送至建业下狱而死。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三月,晋灭吴之战爆发,十一月晋武帝以潘昊为益州刺史,率军在剑阁至永安一线阻击吴太子孙休的援兵。孙休得知后,任命李朝为大都督,率水军经长江上游向晋军发起进攻。当时正值冬季,江水枯竭,李朝乘着木筏顺流而下,直逼晋军营地。晋将杨骏率军抵御,李朝部将廖化被俘,李朝逃回广州,不久忧愤而死。
南北朝时期,广州先后成为南朝与北魏的疆域。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交州刺史萧颖胄联合广州刺史袁昂起兵讨伐宰相王晏,后被王晏镇压。
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侯景叛乱,攻破洛阳后北渡黄河进入河北,又向南攻打荆州,击败了湘东王萧绎的抵抗,于次年占领了江陵,自称丞相。梁武帝命韦睿为都督,率军攻打侯景,在涡阳(今安徽蒙城)大败侯景军,追溃盗至淮上。
侯景南奔广州,梁武帝命萧渊海为广州刺史,率军南击侯景。侯景部将李季为渊海所迫,退入番禺城内,迎候侯景。侯景得到李季的接应后,于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十二月杀入广州,杀死了萧渊海。此后,侯景占据广州达两年之久。 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八月,侯景又率军北上,攻取了江陵。随后,他挟持了梁简文帝萧纲,控制了整个江南地区。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四月,侯景死后,其部将为争夺首领位互相残杀,南朝得以重新统一。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俚族首领冼夫人归顺隋朝,受封为夫人。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5年),隋廷在岭南通路,设置羊肠坂险要之地,以阻南蛮。
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攻打岭南北部的盘踞势力,攻破了盘踞岭南的梁师都部落,将其驱逐至吐谷浑境内。次年,唐军又在云南西爨一带击败了突厥的进攻,稳定了唐初的边疆。 宋朝时,广州属广南东路,是华南重要的港口和城市。
北宋元丰年间增辟海港,并在番禺县东三十里处的神冲山(又称黄浦山)修建堡坞,作为水运枢纽和军事防务基地。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金兵南下侵扰,广州府百姓在城头结棚居住,以防不测。次年,金兵自番禺县东北的石门入寇,因百姓都已撤离,所以没有遇到多少抵抗便攻破了外罗城。
明代,广州作为省城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加强,辖属州县的疆域也有较大调整。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贵州铜仁府生员沈应时、余懋学等人在府内发动民变,焚烧府衙,杀死官吏。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军平定叛乱后,将沈应时等人枭首示众。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京师(北京)贡院,只许广东一省举行乡试,以防止反清势力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