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有什么景点?
作为北京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与承德避暑山庄一样,是清代皇家的重要行宫和休憩之地。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体景观,面积200多公顷,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湖面被西山的群峰环抱,东端与圆明园毗邻,水面宽阔平缓;湖中有一道长约700米的堤堤上有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十分壮丽。 昆明湖的东南角有一个小岛,叫南湖岛。该岛由一座长160多米、宽约40米的大石桥与湖面相连。岛上原建有玉皇阁(现已不存)等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不过,这里却是观赏昆明湖美景的最佳之处之一。 小桥流水,垂柳依依,游船点点……在烟雨朦胧之中,颐和园别有一番韵味儿。 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园林——颐和园。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时50余年,至嘉庆皇帝时完工。 颐和园内,山水相依,亭廊楼阁错落有致。 长廊位于万寿山西侧,东起石梯桥西侧的云辉玉宇碑,西至排云殿,全长728.13米,有建筑273间之多,是我国现存最多的一座廊屋式古建筑。 长廊南北两侧共有画舫500余间,每间的门窗上都有彩绘图案,以龙凤花鸟居多,因此这条长廊素有“花窗万盏”之称。
佛香阁 是全园的中心,是颐和园的标志和象征,因供奉着观音而得名。 建于高21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占地近三公顷,上下共三层。阁内供奉着铜观音一尊。 站在佛香阁前向北眺望,可看到整个园子的景致,故又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西山晴雪"是指西山山顶积雪,春季消融时溶化的雪水顺山势而下,汇成湍急的山溪,经过岩石的冲击沉淀,便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溪流。如果天气晴朗,从远处望去,一片洁白晶莹的白雪,仿佛为西山披上了一层轻纱,景色十分美丽。所以自古就有"千里西山雪照沙"的诗句来描绘这一胜景。 西山晴雪"曾是古代都城的八大景之 一,也是旧日京官告老还乡必游览的一处胜地。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三次登临西山观雪,并在香山寺西南角处题写了著名的对联:"西山烟雨” "海淀稻香。
万寿山是颐和园内的主要山峰之一。从东头的铜牛到西边的玉泉山,约有三公里长。山上除了著名的佛香阁外还有七座楼阁、四十七座亭子及许多殿堂和庙宇。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最大的园林湖泊。湖区面积约占整个颐和园的三分之二。 十七孔桥横跨于东堤和昆明湖主航道之间。桥身的长短与桥孔的数量使这座桥看上去像一道长虹飞架于湖面之上,雄伟壮观。而其建造的初衷则是用来避免船只进入昆明湖时撞到西山的悬崖峭壁上。
苏州街是仿照苏州的苏州街而建的一条商业街。这里不仅店铺鳞次栉比,而且还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产品。过去,这里的商贩都是太监和侍女打扮。
万寿寺又名大慧国师禅林寺,是北京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金代寺庙建筑。它的主要特点是规模不大但很精致。万寿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所建的灵应寺,当时只有僧房九间和一个放生池而已;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又增建了天王殿和三圣殿各三间以及僧寮若干间;明永乐年间,在灵应寺的基础上改建为大慧国师道场。 据史料记载:明代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景泰二年 (公元1451年 )都曾对大慧国师道场进行过修缮和扩建工作: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又加修了东西两院,从而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
这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荣国府的出发地点。
后山又称西山,是万寿山的主脉所在,在这里分布着众多的佛寺庙宇和宫殿建筑。